據新華社武漢2月15日電 曾在互聯網上引起恐慌的“熊貓燒香”病毒案日前在湖北告破,病毒制造者李俊與其他5名主要販賣、傳播者落網,這是我國破獲的國內首例制作計算機病毒的大案。消息甫出,網上輿論一片歡騰。然而,此案暴露出網絡病毒產業鏈漸成氣候,鬼魅般威脅著網絡安全,社會各界亟待高度警惕,嚴加防范。
“熊貓燒香”列十大病毒之首
“熊貓燒香”病毒是繼CIH之后危害中國最嚴重的病毒,國內數家權威病毒監測機構將其列為十大病毒之首。由于用戶被感染之后,可執行文件的文件圖標全部改成了“一只熊貓手捧三支香”的新圖標,“熊貓燒香”因此而得名。這一病毒能中止大量的反病毒軟件和防火墻軟件進程,并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局域網共享及U盤等多種途徑快速傳播,受感染的計算機會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盤中數據文件被破壞乃至被刪除等現象。
“熊貓燒香”病毒自2006年12月初開始暴發,到今年1月中旬,據初步統計,目前“熊貓燒香”病毒變種數已達90多個,國內多家門戶網站被種植這一病毒,個人用戶感染者已經高達幾百萬。這一病毒還在互聯網上引起恐慌,網民在各論壇上跟帖發表評論545萬余條。一些損失慘重的企業和網民還發出重金懸賞追查“熊貓燒香”制作者的“通緝令”。國內外一些主要的安全軟件商還展開了唇槍舌戰,紛紛指責對方軟件殺毒能力低下。
“毒王”:我真的很抱歉
今年1月24日,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對“熊貓燒香”案正式立案調查。1月31日,公安部抽調精干技術力量指導辦案。2月3日,仙桃警方在武漢市抓獲病毒制造者李俊。此后十天內,仙桃公安干警在浙江、山東、廣西、天津、廣東、四川、江西、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公安機關的支持配合下,晝夜奔襲,連續作戰,將王磊、張順、葉培新、王哲、雷磊等5名涉嫌販賣傳播病毒的骨干分子緝拿歸案。
2月14日,在仙桃市第一看守所,記者采訪了號稱“毒王”、“電腦天才”的李俊。身高1.75米的李俊剃著光頭,身穿黃色囚衣,略顯頹廢,他說:“我是1999年開始接觸電腦的,學習電腦知識也主要是靠泡網吧,最初我設計病毒只是好奇和好玩,后來有網友找我買木馬,我看這個能賺錢,就……”
25歲的李俊沒想到“后果很嚴重”。現在他已編制好對“熊貓燒香”病毒的專殺程序,公安部門正組織專家對李俊的殺毒程序進行測試鑒定,并將在互聯網上公布,供受害者免費下載。李俊在殺毒軟件上留了一句話:“我真的很抱歉,給大家造成了負面影響與損失。”
網絡安全意識亟待加強
“熊貓燒香”病毒案再次敲響了網絡安全的警鐘。面對猖獗蔓延的計算機病毒,從公安機關到普遍用戶,從制度建設到技術手段,絕不能掉以輕心,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高預防和打擊能力。
湖北省公安廳副廳長黃洪認為,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等手段,進行制造與傳播計算機病毒、盜取銀行賬號、詐騙、賭博、非法融資等新形式犯罪行為急劇增多。對此應保持高度警覺性,絕不能因為這些行為在虛擬世界進行而對其隱忍寬恕。
隨著電子政務、網上辦公、網上交易等的普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擾亂網絡秩序就是擾亂社會秩序,必須堅決打擊,嚴懲不貸。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打擊新形式犯罪中還存在著立案難、取證難、定罪難等難題。比如,虛擬資產在現實中難以認定價值,定盜竊罪沒有依據。受害者有權利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但操作上還是有些困難,包括收集證據、賠償的標準和計算方法,目前我國立法上并沒有作出統一的規定。廣大網民和單位用戶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
“熊貓燒香”病毒制造者李俊對記者說,國內網友普遍缺乏網絡安全意識,管理密碼設置簡單,對系統軟件也不經常打補丁進行維護,極易受到攻擊。
相關報道: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