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浮躁掩蓋不了背后人們整個對行業的疑慮。對于這個前景未明的行業,VC的投資遠比人們想像的謹慎
“想來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媒體采訪我了。” 在上海浦東的一家茶館內,沈衛轉動著手中的茶杯,表情復雜。
在Flash行業內,“沈衛”這個名字也許沒有太多人聽過,但是他的網名“古墓”卻幾乎無人不曉。作為“閃吧”的創始人,他管理這家知名的Flash網站已有8年之久。
“干了那么久,我也可以算是Flash行業發展的一個見證人了。” 沈衛笑道。
曾經的輝煌
在許多網齡低于兩年的年輕網民眼中,QQ、博客和一個個精彩的視頻網站是他們在互聯網上遨游的最佳去處,而“閃客天地”、“閃盟”這樣的Flash網站也許會讓他們感到陌生。
但對于沈衛而言,這些已趨沒落的網站卻代表著整整一代“閃客”的光榮與夢想。
“中國比較好的Flash網站有4個——閃客帝國、閃吧、閃客天地和閃盟。”在采訪中,沈衛不止一次地強調道。
這些網站的流量曾頗為驚人,但是在alexa最新的前10萬名的排名中,記者卻找不到閃客天地和閃盟的蹤影。這兩個曾經在網上人盡皆知的Flash網站近3個月的網站排名已跌至20萬之外。
Flash在國內的興起要追溯到1998年,當時邊城浪子等一批網頁設計師首次將Flash帶到了國人的面前。由于其出眾的表現力,國內很快便掀起了一股學習Flash應用的熱潮。
“在隨后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邊城浪子的閃客帝國和我的閃吧等Flash網站便陸續上線,成了大家交流的園地。” 沈衛說道。
幾乎與此同時,“閃客”這個頗帶酷味的稱呼也被邊城浪子提了出來,并迅速成了業內人士引以為豪的稱號。
老蔣、小小、哎呀呀、showgood……在短短的幾年內,優秀的閃客和工作室不斷涌現。而《小小三號》、《大話三國》等作品也在互聯網上風靡一時。沈衛告訴記者,當時不少優秀Flash作品的瀏覽次數都達到了數百萬次之多。
在巨大的關注度下,各Flash網站的流量也一路沖高,并在2004年中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據了解,閃客帝國、閃吧和9Flash等知名Flash網站的alexa排名幾乎同時到達了1000名以內的位置。
崎嶇的商業化之路
隨著流量的一路攀升,沉浸在快樂中的眾多Flash網站站長隨即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盡管有了巨大的流量,Flash網站卻難以盈利。
“Flash網站對帶寬的要求比傳統以文字為主的網站高出太多了。”一位個人Flash站長告訴記者。
更高的帶寬意味著更高的運營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廣告等業務模式對眾多Flash網站而言,已經是“只能充饑,不能管飽”, Flash網站開始紛紛探索新的盈利機會。
著名音樂Flash網站9Flash.com曾希望能通過買斷版權的方式打通產業鏈,獲得在各種增值業務上的話語權。而另一個著名Flash網站魔力網則更加激進,該網站通過和Flash作者的合作,來向用戶提供收費的內容。但這些網站創新的商業模式卻都無一例外地遭受了挫折。
而由于帶寬和手機終端性能等各方面的限制,當時讓大批門戶網站都實現了盈利的SP業務也沒能給Flash網站帶來很高的收入。在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移動動漫年度綜合報告2006》中顯示,直到2005年,中國整個手機動漫市場的規模也僅有72萬元人民幣,而Flash網站從中獲得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
就在此時,3G牌照即將發放的傳聞讓苦苦煎熬中的Flash站長們看見了一線希望的曙光。
“由于3G能解決手機動畫最大的帶寬問題,因此幾乎所有的Flash網站都開始為手機動畫的應用做準備。”對于當時的情景,沈衛依然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不少行業外的公司也紛紛進入,做起了相關的開發工作,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司甚至在此前一點都沒有接觸過Flash動畫。
這股熱潮來自于日本DOCOMO等運營商的成功經驗。在2005年,日本的手機用戶總共為3000萬,其手機動畫的產業則達到了15億美元的規模。日本市場成功先例的鼓舞,使中國市場也被認為具有巨大的潛力。
而眾多風險投資的介入更是給這股熱潮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當時,投資商快把我們的門檻都踏破了。”邊城浪子曾向媒體表示,“全球幾大風險投資商都找過我們,只要我們點頭,第二天就能拿到現金。”除了閃客帝國,閃吧等其他Flash網站也受到了VC的關注。
但是,表面的浮躁掩蓋不了背后人們對整個行業的疑慮。對于這個前景未明的行業,VC的投資遠比人們想象的謹慎。記者從各種渠道了解到,閃吧由于在“對賭協議”的問題上和VC分歧過大,最終談崩。
另據記者了解,閃客帝國此前真正從Adobe手中拿到的投資遠遠不到媒體公布的1000萬美元的數字。而9Flash則在風光一時之后后勁乏力,最終被一
淡出舞臺
正當國內各大Flash網站為商業化而掙扎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同時降臨到它們身上,而這次打擊對于絕大多數網站是致命的。
從2004年起,幾乎毫無征兆地,所有Flash網站的流量都開始迅速萎縮,目前則幾乎都已經跌到了5000名以外。
在記者的采訪中,閃客、工作室和網站對這一現象的解讀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在眾多的原因中,“內容同質化”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個。
長期以來,由于沒有版權門檻,Flash動畫在網上呈現出一種“自由流通”的態勢,幾乎任何網站都能夠無償地轉載任何作品。在發展的初期,這推動了Flash動畫在互聯網上的迅速流行,但是在門戶網站紛紛介入以后,這卻成了眾多Flash網站的噩夢。
“在以娛樂為目的的網民眼里,專業Flash網站的內容和門戶網站Flash頻道的內容并沒有什么區別。因此網易和TOM等網站的Flash頻道分走了我們的不少流量。”沈衛坦承。
與此同時,隨著各種web2.0應用的興起,娛樂性更強、內容更大眾化的博客和視頻類網站也開始瓜分Flash網站的用戶。
“視頻網站的內容源太豐富了。有電影、電視劇、自拍、MTV,甚至連
“想做一個優秀的動畫,每分鐘的制作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小破孩的作者,知名閃客拾荒告訴記者。相比博客和視頻,優秀Flash的制作成本顯然要高出太多了。而絕大多數個人制作的低成本Flash動畫則質量粗劣,對網民毫無吸引力。
為了提高動畫的質量,從2001年起,不少Flash的制作者便開始告別散兵游勇的時代,組建工作室或成立公司以制作高品質的動畫。這樣的趨勢提高了Flash動畫的整體制作水平,但從另一方面來看,Flash動畫制作的日趨專業化也讓許多有心在行業內一展身手的新人頗感挫折,失去了加入的勇氣。
“發展到現在,各個制作公司幾乎包攬了排行榜上的所有位置。即使我們有心提攜一些新人也沒有辦法,水平差太多了。” 沈衛嘆道。
國內知名動畫制作公司B&T的發展歷程頗能說明問題。在建立之初,該公司還只是一個靠Flash動畫比賽獎金糊口的工作室,而現在卻已經擁有從導演、劇本到原畫、動畫和配音的完整團隊,其制作的Flash動畫從質量上甚至高出了國內多數傳統動畫。此類公司和工作室在提高Flash動畫質量的同時,也讓一些Flash動畫比賽顯得毫無懸念可言。Flash動畫的制作正變得日益小眾化。
“在2004年的時候,業內每個月大概都會有十多次Flash比賽之類的活動,但現在大約三到四個月才能有一次了。”回想起當年的盛況,沈衛感慨萬千。
相關報道:
一閃而過的互聯網記憶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