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本周一將eBay告上法庭。歐萊雅在訴訟中指出,作為一家網絡拍賣公司,eBay并沒有盡全力來打擊贗品的銷售。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新的網絡銷售模式已經在挑戰傳統渠道,大型化妝品集團應該對于網絡打假有更為細致周密的考慮。
昨日,記者通過歐萊雅中國的傳真件獲悉,歐萊雅正在面臨越來越多來自一些拍賣網站上的假冒香水和化妝品貿易的挑戰。這些網站上大量出售未經許可的奢侈產品,包括沒有外包裝的產品,以及沒有關于成分列表和警示等衛生和安全信息傳單的產品。
“有鑒于此,歐萊雅決定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消費者利益,保障其高檔產品分銷網絡的質量,維護其商標權及其聲譽。”該公司在傳真件中表示。
記者了解到,歐萊雅公司已在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和比利時等歐洲五國同時對eBay提起訴訟。歐萊雅稱,eBay并不是受害者,因為無論是拍賣行貨還是拍賣贗品,該公司都會收取手續費。不過,歐萊雅并未透露是否在訴訟中要求eBay對公司進行賠償。
該公司預計因為eBay上拍賣的偽劣產品,使公司蒙受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而根據某些市場調研公司之前的預計,受贗品的影響,法國每年的損失超過60億歐元。由于受政府支持,法國各個產業打擊偽劣贗品的行為非常積極。
此前,路易威登集團旗下兩大品牌路易威登和迪奧,以及美國珠寶蒂芙尼已將eBay告上法庭,指控該公司網站上銷售贗品。eBay當時曾辯解稱,該公司一旦收到顧客投訴,立即對該賣家所售的商品予以刪除處理。但是歐萊雅公司依然認為,eBay不是受害者,因為不管真假,它都從每項交易和廣告中獲利。
對于目前歐萊雅公司針對網絡打假所做出的訴訟行為,一位化妝品領域跨國公司高管對記者分析說,網站銷售本身就是一個新鮮事物,從目前一些化妝品公司管理層來說,鑒定真偽都是一個難題,更不用說作為“中介機構”的C2C網站。這就如同為之前很多小城市存在的“夫妻老婆店”尋找了一個網絡銷售途徑,事實上是為奢侈品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挑戰。但是,這種打假是否要采取法律手段,而這種訴訟手段又是否真正切實有效并且具備可持續性,現在都沒有得到驗證。
該高管提出一個設想,就是能否針對這些新事物,跨國公司本身有一些管理方式的創新,例如,采用“網絡警察”進行網上打假,聘用第三方機構做相關管理工作,將一些網絡銷售的大網站控制住。還有,就是在奢侈品消費中,采取產品編號,每一個產品生產出來,都可以有獨立編號,可以在官方網站上查詢核實,這是一種網上鑒定與防偽的嘗試,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