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碼五筆、微軟拼音,到后來盛極一時的紫光拼音、拼音加加,再到搜狐的搜狗輸入法、google的谷歌輸入法,現在QQ和百度也要推出各自的輸入法。這些IT界大佬們,之所以對這個門檻級別的輸入程序虎視眈眈,其目的單純無比———占領用戶的桌面,并最終通過輸入法這種黏性極強的產品,最大可能地把用戶轉移到自身的其他產品線當中去。
被遺忘的終極武器
最早意識到
即便是王永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占有率”背后那可怕的商業價值。在占領全國超過50%市場———在普通話拼音還不夠標準和普及的南方城市甚至高達90%———之后,王永民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灌注到了輸入法本身的完善和開發當中,但并沒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最開始的時候,五筆字型希望通過收取授權費賺小錢,但windows中文版OEM的鐵桿對象卻是智能ABC。1998年隨著網絡普及,輸入法可以方便地植入操作系統。在那個“新經濟”的時代里出現了拼音之星、萬能碼和智能五筆等新輸入法,但最終都因為類似的原因而無一成就大業。
事實上在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候,各種電腦入門教學的必修課就有五筆輸入法培訓。以至于很多人誤以為五筆是漢字的惟一輸入法,想用電腦打字就必須熟背字根。但發展到今天它已經不是單純的軟件類產品,而是通過和網絡公司緊密結合,成為一種多用途的互聯網客戶端工具。
王永民在2004年6月26日開始覺醒,他把原來復雜的字根替換為1-5的5個數字,并直接提出“讓中國人的手機使用中國人自己的輸入法”這一概念,才被認為第一次認識到了輸入法背后的商業價值。
輸入法成為桌面競爭的“先鋒官”
搜狐和谷歌因為輸入法的糾紛也正源于其背后的商業價值。因為按照搜狐的想法,把輸入結果和搜索引擎整合在一起,同時從常用搜索詞庫中動態地調動最熱門的詞語,以改善用戶體驗。比如通過輸入“
互聯網給了輸入法敲開用戶桌面的機會,但門戶網站的介入瞬間改變了游戲規則。2006年6月,搜狐推出搜狗輸入法,作為張朝陽“回歸技術驅動”理念的一種代表。
但問題是,占領桌面和產生收入之間,就真的只是如此簡單的關系嗎?
一組最習慣被使用的例子是,微軟占領了全球90%以上的電腦顯示器桌面,所以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軟件公司;騰訊的QQ占領了中國超過90%以上的網民桌面,因此騰訊是中國市值最大的網絡公司之一。在這個IT2.0時代,“桌面”就成了這些IT巨頭的前沿戰場,輸入法則承擔起了“先鋒官”的角色。
事實上,不到1年時間內,搜狗輸入法依托門戶的影響力迅速普及,搜狐在這一領域內開始得心應手,甚至開始開發不同應用環境下的輸入法。在這個時刻,輸入法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新型客戶端,用于黏住用戶,并在此基礎上衍生新的增值服務。
競爭從左上角到右下角轉移
按照傳統新聞報紙編輯學的原理,左上角的位置是最容易被第一個注意到的,因此往往被稱之為頭條位置。
同樣的道理,位于顯示屏左側桌面上的各種圖標原本是“占領桌面”的第一選擇。目前幾乎99%以上的商業軟件在安裝時都會提示稱,將在桌面上創建一個名為快捷方式的軟件啟動圖標。甚至去年金山公司宣布進軍日本時,其CEO雷軍都曾不無自得地表示,金山的軟件“在日文版的桌面上提供了三個快捷方式,這對于進軍日本獲得成功相當重要”。
但“占領左側”又談何容易———普通用戶往往連隨機附帶的種種軟件都還弄不太清楚,如果沒有切實的需要,又會有多少人去嘗試購買新的軟件?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流氓軟件們又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難以刪除。
左上角的競爭激烈或許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輸入法圖標所在那個位置的珍貴———在“右下角”這個不顯山不露水,同時又能記錄用戶行為的領域內,提供免費的輸入法下載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輸入法本身是絕大多數用戶所需要的。功能完善之后不斷地增強用戶對于網絡信息交互的方便和準確程度,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充分條件之一;而流氓軟件所能提供給用戶自身的價值幾乎趨于零,同時還會嚴重地引起用戶的反感和不滿,這就是為什么流氓軟件在今天會有“人人喊打”,而輸入法就算將來被設計為跳出廣告,或許也遠不會像流氓軟件那樣惹人討厭。
搜狐CEO張朝陽說,問題的關鍵在于,輸入法也好,客戶端也好,某一款產品在被設計的時刻一定是應該先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從公司的需求出發。
當然對于搜狐而言,搜狗拼音輸入法是占領用戶桌面的有效途徑。但有一個前提是,“為用戶提供價值”而不是像流氓軟件一樣不請自來。另外,占領用戶桌面并不只有輸入法一種方式,但在占領桌面之后如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并最終把用戶轉化成為整個網站的有價值的用戶,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彭梧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