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規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認為要打消央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的顧慮,騰訊最好的辦法是自清門戶,讓Q幣不再具有貨幣的特性
在互聯網這個經濟體里,越來越多看不到的“財富”正在這個虛擬世界里流通。這些虛擬貨幣不僅可以進行網上交易,甚至還可以和人民幣“兌換”。
而因為央行的介入,這些看似虛擬的貨幣正在受到越來越尖銳的質疑。
近日,
現實貨幣功能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貨幣就是在社會需要的范圍內為日常開支的目的而流通!倍泿抛鳛橐粋經濟社會體的重要表現,就在于提供了包括流通、支付等主要功能。
目前,這些虛擬幣正在獲得現實貨幣的這些功能!坝肣幣能兌換人民幣早已不是新聞了!辈簧倬W蟲表示,一般Q幣與人民幣為1:1的比率,購買1Q幣,需要付人民幣1元錢。如果想把一個QQ號里的Q幣轉移到另一個QQ號,5分鐘內肯定能完成,還不要手續費,并且Q幣與其他網游貨幣的匯率也相對穩定,更有網站公開給出市場報價,Q幣的流通性已經極強。
在網絡里,Q幣可以用來購買虛擬商品,所有的QQ產品均可以用Q幣購買。而且,Q幣的使用甚至早已超出了騰訊公司當初的預期,可在互聯網上購買到江民殺毒軟件等一些網絡上的流行軟件等其他企業所提供的網絡服務。
凡此種種,完全具備了現實貨幣的功能。很多專門提供Q幣與人民幣進行雙向兌換的網站開始出現,甚至已經出現了“倒爺”專門進行Q幣的倒賣,Q幣正逐漸成為一種可以流通的等價交換單位。
謎一樣的發行量
正基于此,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李超表示,官方已經開始關注虛擬貨幣話題,并且正在認真研究之中,中國人民銀行將在2007年起草制定電子貨幣相關的管理辦法,包括虛擬貨幣在內的電子貨幣將成為繼電子支付后又一個監管重點。
隨著網絡進一步發展,數量龐大的網絡用戶接觸這種虛擬“財富”,在誘人的經濟利潤驅使下,越來越多的網絡公司開始分切這塊“大
騰訊作為最早發行“虛擬幣”的公司之一,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網易的一項網絡投票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網民認為騰訊應該公開Q幣的發行數量。
這些公司究竟發行了多少虛擬貨幣,對于使用者來說,這是知情權的體現,也是其了解、掌握擁有虛擬貨幣價值的一個表現。
對騰訊而言,其200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人民幣4.365億元,而用戶所購的Q幣是這些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消耗品。不少網民表示,騰訊無節制的發行Q幣,是造成Q幣泛濫、虛擬財產屢被盜的癥結所在,“騰訊應該考慮公開披露Q幣的合法消耗量,否則似乎有些逃避責任!
不少用戶表示,希望騰訊公開賣出去的Q幣在騰訊相關產品上消耗的數量以及在社會上流通的騰訊Q幣數量,不要再在Q幣發行上暗箱操作!膀v訊賣出去多少Q幣可以通過系統統計,比如在騰訊相關產品上消耗的數量。根據騰訊方面的措辭,那社會上流通的騰訊Q幣就是在其相關產品上的銷售數量。”不少技術工作者表示,“這在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騰訊完全有能力公布這個數據。”
虛擬與現實的較量
事實上,目前虛擬貨幣發行商的發幣行為不受任何部門的監管,虛擬貨幣的發行量根本無法統計,再加上盲目追逐暴利使得游戲運營商不斷增加網絡虛擬貨幣發行量。這樣就容易導致網絡通貨膨脹,須知,現實貨幣之所以為貨幣,就是因為其代表著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金銀的數量。
北京市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
業內人士認為,專用虛擬貨幣若只在自家門戶內使用,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因為虛擬世界的“商品”供應量幾乎是無限的,換句話說,是人為設定的;但是,若在線下交易或者用虛擬貨幣購買現實商品,則過量發行肯定會引起通貨膨脹。
易觀國際資深分析師黃涌濤認為:“互聯網的廠商如果沒有辦法保證用戶利益,他提供的模式就是不完全的。很多互聯網企業應該增強他們自身的責任感。企業可以去最大化地追逐利益,但是完全讓用戶承受損失就不太合適!
如何規避用戶損失呢?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規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表示:“騰訊應該回收Q幣,以避免讓Q幣沖擊人民幣成為現實。”他認為要打消央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的顧慮,騰訊最好的辦法是自清門戶,讓Q幣不再具有貨幣的特性。
此前,雖然騰訊一再對外表示,Q幣只能用來購買騰訊的增值服務,但是Q幣逐漸獲得了Q幣=代幣券=人民幣的對等關系,這也不得不讓央行關注。
阿拉木斯建議讓Q幣只在騰訊平臺上循環,真正使Q幣只用來購買騰訊的增值服務,而無其他功能。否則,無論是游戲廠商還是門戶網站,若發行的貨幣可以購買實際資產,則主動過量發行就可以征收到“鑄幣稅”,使自己得利。
而這,也正是虛擬向現實進發帶來的“恐慌”。(020512)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