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認為,全球第一位博客是約恩·巴格爾(Jorn Barger)。1997年12月23日,他在自己的網站“Robot Wisdom”寫道:“我決定為自己的網頁加上我在互聯網上發現的最優秀內容,每天添加一次。”《牛津英語大詞典》已經將此認定為“網絡日志”(Weblog),也就是“博客”的起源。巴格爾是一名程序員,同時也是一位未來派畫家。《華爾街日報》也認識到,要準確判定博客的出現時間,或者說確定誰是全球第一位博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戴夫·維納爾(Dave Winer)也聲稱自己是全球第一位博客。維納爾是網絡企業聯合組織的先驅之一,同時也是Scripting News的一名編輯。他認為,1997年4月1日創建的Scripting News引發了“博客革命”,同時也是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Scripting News的確具備了博客的基本特性,并且已經集成到免費軟件“Frontier腳本環境”。但是,維納爾十年前既沒有使用“博客”一詞,也沒有宣稱自己創造了這一名詞。因此,Scripting News算不算最早的博客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盡管如此,《華爾街日報》仍然認為1997年是公認的博客“元年”,因此今年是博客誕生的第十個年頭。但是,很多博客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例如,美國著名科技博客鄧肯·萊利(Duncan Riley)認為,截至今年1月10日,博客已經度過了第11個年頭。根據維基百科公布的資料,賈斯丁·哈爾(Justin Hall)于1996年1月就創建了博客原型。他當時創作了一個按日期分類的網絡日記,盡管每一篇文章都要鏈接到索引頁面上,但這一模式確實有了博客的影子。
另一位科技博客斯科特·羅森伯格(Scott Rosenberg)也表示,巴格爾也許是最早使用“博客”一詞的人,但并不能將他稱為第一位博客。巴格爾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博客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志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但事實上,博客的定義總是在不斷變化。例如,有人認為,博客的核心其實就是將多個帶有評論的鏈接組織起來。如果這樣看,有“互聯網之父”之稱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CERN上創建了首個網頁也許就可以稱為博客。
不論博客的歷史是10年,還是11年或更久,它都已經成為很多網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博客人數已經達到1億人。就目前看來,博客所引發的熱潮短時間內還不會停歇。(奧托)
相關新聞: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